第11章:桃花夭夭-《梵天大主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三杯“神仙酒”刚下肚,门外来了一老者,青衣白发,鹘眼鹰睛,手提一摞山货,一见先生二人便连连作揖。

    老者正想说些什么,王轲已经站起来说:“紫兄别来无恙?”

    老者明显一怔,又忽然反应过来,讪讪地说:“托二位先生福,老朽很好。只因当日曾受三位恩惠,今日来与张船主拜年问安。”

    在座所有的人,除了王轲、曹荀,从未见过此老者,忽然间就冒出这么个人来,且说张凡与二位先生有恩于他,个个全都是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曹荀便笑笑解释,说曾与张凡在村外遇过紫兄,当日结了些许缘分。大家这才恍然过来,赵家娘子马上添了一副筷子酒杯,招呼老者入座。

    后来,听到张船主的噩耗,老者神色有些难过,看了看张东阳,就对着二位先生说:“紫某一身蛮力,砍柴烧火一点问题也没有,眼下暂时也无去处,二位先生看,紫某是否可以帮上什么忙?”

    曹荀与王轲对视了一下,又用心语传音和张仲解释过前因后果,后者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曹荀便开口说:“而今张伯脚门不甚方便,我们师兄弟二人,原本打算过了年就领东阳下山,在学塾里长住。张伯也打算年后到军营做事,你若暂时无有去处,不如就在此安家,也算是帮张船主看个门、护个院了。”

    张仲也说:“紫兄若是不嫌弃,便在此间住下吧。张家如今虽说寒陋,房子还是宽敞的。”

    老者也不推辞,就拿起酒杯与大家道了声多谢,又大口喝下。

    几杯酒下去,大家很快熟络起来,越聊越开心。赵家夫妇也挺高兴的,山腰上终究还是多了一人,不至于孤零零只剩自己一家。

    夜深临近散席时,王轲将老者拉到外面凉亭处,又细细叮嘱了一番,这才与曹荀放心下山离去。

    锡丰渔村海边,如今军营连绵。

    金乌王朝大军在统帅隋刚的率领下,据说连连报捷。方圆五十里的几座海岛,都被大军出征剿灭殆尽。

    可惜也因海战频频,渔村依然禁海,渔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营生,不免有些怨言。

    所以,大年初三时,隋刚就在莲花郡沿海各村,都立下招兵旗帜,征召各村渔民入伍,充做船夫。

    张仲虽然脚门不便,但因托了村中里正说情,也算顺利当上军营伙夫。

    春日苦短,所幸生活有了着落。

    美中不足的是军营纪律森严,不许军士随便外出,伙夫也一样。这让被先生接到学塾的张东阳,多少有些担心。

    故而每天一散学,张东阳就来军营外张望。张仲也算准时间,每到此刻就走出伙夫间,遥遥与他招手,嘴角喃喃,似是在向张东阳报个平安。

    光阴似箭,岁月如梭,这样的平淡生活,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年。

    只是这一年中,张东阳对同住的朱九钰的作息习惯,感觉颇有些奇怪。每次他比平时早起,总是不见朱九钰在床上睡觉,每次问起,朱九钰都支支吾吾,说在曹先生处抄书。

    因此,张东阳心中有些感伤,既有落后于人的愧意,也有朱九钰没叫上他的怨气。

    不过,更多的是,张东阳暗暗给自己鼓劲,每天多抄了很多遍书。

    但后来有一次,张东阳偶然早起,到曹先生那边找朱九钰,却是发现朱九钰并没有在抄书,而是偷懒坐在软塌上闭目打瞌睡,在窗外小声喊了几次都没醒,只好作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