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:道士测字-《梵天大主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东阳并不直接回答,反问了她一句:“昨晚与我一起使枪的人,夫人可知下落?”

    李秋平楞了一下,很快便领会张东阳的意思,连声道:“在的,在的,这就去请来。”话毕,挥手示意手下去将詹大雄抬上大堂来。

    张东阳看着躺在担架上,面如金纸的詹大雄,心里十分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李秋平知道他心中所想,在边上解释道:“张公子大可放心,这只是药物假死之像,他还活着的。”

    张东阳盯向边上田家二兄弟,忿忿地问:“可有解药?”

    田大用手揉揉脸,眉头紧皱,小心翼翼地说:“没有解药,也不用解药,三天时间一到,自然就醒过来。”

    张东阳闻言,心中稍稍安慰,想来饶云歌的话,并非骗人。

    当下便将岩洞那边的情况,一一说与李秋平听。当然,他也没有忘记转述饶云歌与自己的约定。

    李秋平得知女儿安在,心中大喜,口中称谢不停。转身马上安排人手,立即赶赴山崖。

    ............

    却说那日先生带着众学生,离开锡丰渔村,前往内陆游学。

    这一路串村过境,逢山涉水,皆有熟稔各地风土人情的王轲,引经据典娓娓道来。

    众学生骤然眼界大开,纷纷赞叹自家先生,果然是博学多才。

    曹荀笑而不语。

    这老话说,读万卷书,不如行千里路。实际上,如果没有先读过万卷书,就算走上十次百次千里路,依然还是脑袋空空。

    缺失解读,没有感悟的旅程,只能叫做赶路罢了。沿途风景再美,也是过眼云烟。

    这世上的路,只有用心去走,方能入神,方有所得。这也是曹荀佩服师兄的地方,半生流离坎坷,阅尽人间繁华与沧桑,依然宠辱不惊,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,云淡风轻。

    只不过对于曹荀个人来说,风景再美,没有灵气的地方,都不值得停留。

    毕竟朱九钰的修炼,已渐入佳境,不愧是先天光明体,仅仅一年多时间,就已连续越过儒士、君子修为,接近半步贤人之境。

    而儒家修士,一旦进入贤人境界,也就是所谓的世外高人,真正踏入修仙的门槛。

    朱九钰这样的修炼速度,哪怕放在灵气浓郁的上界,也必然是让人刮目相看的。

    曹荀甚至有些怀疑,若是后面有奇遇机缘出现,此次游学结束,朱九钰很有可能会超过自己的祭酒境界,直接与师兄的宫主修为比肩。

    一想到弟子如此优秀,曹荀不由心中有些窃喜,但与此同时,也难免无比怀念自己未跌境之前的灵虚境。

    这一天,先生学生一行,因游兴所至,错过了客栈,只好夜宿江畔。

    傍晚时分,朱九钰与赵鸿、赵鹄走了两里路,从山上砍来几捆青竹,又在曹荀的指导下,用书刀劈成一片片,临时搭起三个帐篷。

    赵鸿见剩下的青竹尾不少,就抽出一条修长的小竹,教大家做钓竿,赵鹄则去江边寻来些许蚯蚓,大家笑呵呵坐成一排,做那暮渚垂钓渔翁。

    晚风舒爽,处处蛙声,篝火架上鲈鱼香,引来赵若雪、俞敏两个小姑娘,口水直流。

    王轲看着大快朵颐的学生们,不禁又想起锡丰山腰的张东阳来。

    曹荀见师兄发愣,心中知其所想,便安慰他有紫火地牛在,小东阳必是安然无恙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