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下午的阳光正好,傻柱在南墙根翻地,锄头落下的声音“咚咚”响,土块被翻过来,带着股潮湿的腥气。槐花坐在石桌上,画他翻地的样子,南墙根的野蔷薇抽出新枝,芽苞鼓鼓的,像马上要绽开。三大爷蹲在旁边,用尺子量翻好的地:“长三丈,宽五尺,正好能种二十棵南瓜,我算过,每棵结三个瓜,总共六十个,够吃到秋天。” 许大茂不知从哪儿弄来只小鸡仔,黄澄澄的,跟在他脚边跑。“这是李奶奶给的,”他举着相机拍鸡仔,“说让咱院添点生气,家人们看这小鸡仔,像不像团会跑的金子?”小鸡仔忽然钻进傻柱翻好的地里,啄着土里的虫子,引得大家直笑。 傍晚,傻柱把翻好的地耙平,用锄头划出整齐的沟。三大爷把南瓜籽泡在温水里:“泡一夜,明天种更容易发芽。”他数着籽的数量:“二十粒,不多不少,正好种二十棵。”张奶奶把晒好的南瓜干泡在水里,准备晚上煮南瓜粥,甜香混着泥土的腥气,在院里漫开。 槐花趴在窗边,看着院里的一切:翻好的土地像块整齐的绿布,泡着的南瓜籽在碗里浮浮沉沉,傻柱在劈柴,三大爷在数南瓜籽,许大茂追着鸡仔拍,小宝和弟弟举着弹弓瞄准屋檐下的麻雀。她忽然觉得,这春天的日子,就像傻柱翻好的地,虽然要费力气,却藏着无限的盼头——南瓜会结果,羊羔会长大,蔷薇会开花,而她的画夹,会一页页增厚,装满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希望。 夜里,马灯还在羊圈外亮着,傻柱躺在竹床上,听着羊圈里阿白和羔子的动静,偶尔起身添点草料。三大爷的算盘又响了,这次算的是南瓜的收成:“一个南瓜五斤,六十个就是三百斤,能晒六十斤南瓜干,够吃一冬天,成本才二十粒种子,太划算了。” 槐花在灯下给画上色,翻好的土地涂成深褐色,野蔷薇的新枝用了嫩绿色,傻柱的锄头闪着银光,三大爷的尺子是黄色,许大茂的鸡仔涂成金黄色,像团跳动的火。她忽然想起早上在后山,傻柱给她摘的那朵野山桃,粉嘟嘟的,现在还插在窗台上的玻璃瓶里,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。 她知道,这画永远画不完,就像这院里的日子,永远有新的事要忙,新的生命要长大,新的希望要种下。而她能做的,就是拿起画笔,把这些慢慢流淌的时光,一笔一笔,认真地画下来,让它们在画纸上,永远保持着春天的温度。 第二天一早,傻柱和三大爷去种南瓜。傻柱在沟里播下泡好的籽,三大爷跟在后面覆土,脚把土踩得实实的。“每棵浇半瓢水,”三大爷念叨,“我算过,这点水能让种子刚好发芽,多了会烂根。”槐花举着画夹站在旁边,把这场景画下来,阳光在他们身上投下长长的影,像两个守护希望的巨人。 院外的槐花开了,一串串雪白的,在风里晃得像碎雪。阿白带着小绒、雨生和润苗在院里散步,羔子们摇摇晃晃地跟着,时不时跌个跟头,引得大家直笑。许大茂举着相机,把这画面和盛开的槐花都拍下来,嘴里念叨着:“这就是春天啊,该发芽的发芽,该开花的开花,该热闹的,一点都不含糊。” 小满刚过,日头就带了些烈意,晒得院角的南瓜藤一个劲地往阴凉处钻。槐花蹲在篱笆边,看着新抽的藤芽卷着圈儿往上爬,嫩黄的触须试探着够向竹竿,像群怯生生的孩子。她手里的画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,藤叶的脉络细得像发丝,沾着的露珠用留白点出,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。 “傻柱,搭架子嘞!”三大爷扛着捆细竹竿从东厢房出来,竹节上还带着新鲜的青皮,“再不长架子,这藤该爬满地了,我算过,每棵藤至少要三根竹竿,二十棵就是六十根,正好够捆两捆,多一根都浪费。” 傻柱应声从柴房出来,手里攥着把麻绳,粗粝的手指在绳结上绕了两圈。“来了,”他把竹竿一根根插进土里,间距分得匀匀的,“去年的架子还能用,拆下来修修,省得劈新竹。”他踩实竹竿根部的土,鞋跟带起的泥点溅在南瓜叶上,倒像是特意点的墨。 张奶奶端着个木盆从厨房出来,盆里是泡好的黄豆,正往院里的空地上倒。“给南瓜当肥料,”她用小铲子把黄豆埋进土里,“去年这么喂,结的南瓜比脸盆还大。”许大茂举着相机凑过来,镜头怼着埋豆的土坑:“家人们看这天然肥料!张奶奶的秘方,黄豆发酵后比化肥还管用,种出来的南瓜甜得能当糖吃!” 小宝和弟弟举着自制的捕蝶网在院里跑,网子是用竹篾弯的圈,蒙着纱巾,边角还缀着些彩纸。“姐,你看我们逮的蝴蝶!”小宝把网子举到槐花面前,里面的菜粉蝶扑棱着翅膀,翅尖沾着点南瓜花的黄粉,“王爷爷说这叫菜粉蝶,专吃白菜叶,逮了它,咱的白菜就能长好。”弟弟跟着点头,从兜里掏出个玻璃罐:“给它装这里,当宠物养。” 槐花笑着把蝴蝶画进画里,捕蝶网的纱巾涂成半透明的白,彩纸的边角点出红黄绿三色,两个孩子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,像两条欢快的带子。傻柱搭架子的竹竿已经竖了大半,青灰色的竹影投在画纸上,和南瓜藤的绿交叠在一起,倒像是幅天然的水墨画。 中午的太阳晒得人发困,张奶奶熬了绿豆汤,盛在粗瓷碗里,上面浮着层亮晶晶的糖霜。“快喝,”她给每个人递碗,“解解暑气,等会儿该热了。”三大爷喝着汤,忽然指着院角的向日葵说:“该间苗了,我算过,每平米留三棵最合适,多了争养分,结的花盘小。”傻柱接话:“下午就去,顺便把地松松,去年的向日葵杆还能当支撑。” 槐花捧着碗绿豆汤,坐在老槐树下翻画夹。前几页画的还是春雨里的羊圈,雨生和润苗刚生下来,像两团雪;这页的南瓜藤已经爬了半架,阿白带着三只羊在院里啃草,小绒个头蹿了不少,已经能护着弟弟妹妹了。她忽然发现,日子就像这画页,悄无声息地翻着,连带着院里的一切,都在不知不觉中变了模样。 许大茂的相机“咔哒”响了声,他正对着槐花的画夹拍:“家人们看这记录!从初春到小满,咱院的变化都在这画里了,比日历还准!”他把镜头转向傻柱搭的竹架,“这架子搭得真规整,傻柱哥不去当木匠可惜了。”傻柱嘿嘿笑着擦汗,手里的麻绳在竹竿上绕出整齐的结,像在编织什么图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