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无法理解,世上竟真有如此歹毒的心肠。 “你以为这些,陛下不知道? 若非陛下心中有数,这些密奏,怎会送到我面前?” 袁可立抬眼望向烛火。 “陛下知道,比我知道得更深。 知道陕西如今已烂成何样。 也知陕西如今就是一个火药桶,随时会爆。 所以,陛下让二十一卫、京营、孙传庭,皆赴陕西募兵。” 袁可立微微一笑。 “不错,陛下要的就是釜底抽薪。 把陕西所有青壮尽数调出,让他们披甲成兵,吃饷得利。 一旦成为受益者,他们就不会反,反而会维护住自身利益,成为陛下最坚定的刀。 而那些旧的、盘踞陕西的既得利益者,自然会成为他们的敌人。” 说到此处,袁可立发自内心地笑了。 “我大明终于出现了久违的明君。 老夫纵是死在陕西,也值了。” 他放下茶盏,目光重新望向京师的方向。 “现在,你知道陛下为何派我来了么?” 未等袁荣回答。 袁可立缓缓吐出三个字: “犁……一……遍。” 袁荣身子一颤。 这一刻,他懂了。 犁一遍,不是杀光陕西的百姓,而是把这片土地上那些旧的既得利益者犁一遍。 所以陛下才让他统辖曹文诏、周遇吉、孙传庭。 因为陕西的兵最懂陕西。 他们是最合适的刀。 这一遍犁下去,将斩尽旧秩序、旧权贵、旧利益。 官、绅、商、儒,乃至富甲天下的第一王。 全都在这犁刀之下。 只有把腐肉铲净,新的根茎才能得以重生。 袁可立起身,理了理衣襟,缓缓跪向京城的方向。 “臣,袁可立,接旨!” 他懂了为何陛下让他坐镇陕西。 也欣然接下了这份注定不会被宣之于口的圣旨。 …… 袁可立在渭南一连待了七日。 这七日他既未召见地方官,也未踏出县衙半步。 他一直在彻夜不眠地制定方案。 七日后,孙传庭率一万八千榆林军抵达。 这支军队身上无一件制式甲胄,唯在头上缠着一条红布。 这条红布已成了大明最令人胆寒的标志。 因为他们来自榆林。 “无需留在我身边听令。” 袁可立将一张纸递给孙传庭。 “依此路线行进赈灾。” 孙传庭接过。 只见那纸上画满密密麻麻的线条。 “末将得令!” 虽为赈灾,袁可立未给他一粒粮、一两银。 只是把早已准备好的,以他本人名义签署的厚厚一叠欠条给了孙传庭。 这些欠条的收信人,皆是陕西的豪绅富户。 “国难当头,尔等必要尽输家财,以佐大明度此劫。 第(2/3)页